《孟子》思想的社会关怀

时间:2023-10-28         阅读:

光华讲坛——社会名流与企业家论坛第6621

主题:《孟子》思想的社会关怀

主讲人:陈福滨教授

主持人:潘斌教授

时间:11月16日 10:30-12:00

举办地点:颐德楼H304

主办单位:社会发展研究院 科研处

主讲人简介:

陈福滨,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,博士生导师;中国人民大学、山东大学、陜西师范大学、771771威尼斯.Cm、贵州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、山东大学哲学博士论文指导教授、重庆国学研究院学术顾问、北京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;台湾地区易经学会指导委员;台湾大学哲学论评编审委员、辅仁大学哲学论集、全人学报编审委员、先秦两汉学报编审委员等。曾任辅仁大学主任秘书(秘书长)、文学院院长、全人教育中心主任、哲学研究所所长、哲学系系主任等职务。着有《智与思》《世界哲学家丛书:扬雄》《两汉儒家思想及其内在转化》等著作七本;发表论文九十余篇;指导博士、硕士学位论文近百篇。

内容简介:

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,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的初步完成。孔子立仁、义、礼之统,孟子则提出性善论以补成此一学说,无性善则儒学内无依归,故就中国之重德文化精神言,性善论乃成此精神依据。

孟子于扩充四端提到:“仁义礼智,四端之心,我固有之也,非由外铄者也。”谈到即心言性善之把握。即可看出孔子立基础观念而孟子将理论建构完成,可从即心言性、人禽、义利之辨、性善本具等,看出孟子建立性善论的功夫。性善论并非一开始即强调人性之善,而是从一个新角度去论述并证明。此一体系的完成,基本精神是受孔子仁、义、礼的影响。

孟子的贡献,可以约化以下四端:1.建立心性之学的义理规模:心性是价值之源、道德之根。2.弘扬仁政理想:德治思想以成养民、教民、爱民。3.提倡“人禽”、“义利”、“夷夏”三辨之学:一个人随顺自我的自觉,当把握自主的体性,所有的价值也由此开展出來。4.道德实践的养气与成德之工夫:扩充四端,解释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”。本次讲座即以此为论述内容,以彰显《孟子》思想的社会关怀。